|簡體中文

比思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按這成為會員
搜索



查看: 1281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[其它言論] 产品的五个思维——《腾讯产品法》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

[複製鏈接]

26

主題

1

好友

189

積分

小學生

Rank: 2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慵懶
    2023-3-2 09:30
  • 簽到天數: 24 天

    [LV.4]偶爾看看III

    推廣值
    0
    貢獻值
    0
    金錢
    2
    威望
    189
    主題
    26
    樓主
    發表於 2021-9-3 09:20:14

    产品的五个思维——腾讯产品法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:
    又是三天刷了一本书,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,一本书,如果阅读过程中,不做记录备注,有那么那一刻真的深以为然,很有共鸣,但是看过之后,合上书的一瞬,发现一片空白,能吸收的观点寥寥无几。或者再过几天,全部都会抛在脑后,你还是会活在既定思维的强大惯性中。就像马爸爸的那句话:“晚上想法千千万,早上起来走原路”。
    就这字面意思看文字,边看边结合书中的例子思考,能发散结合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,是三个境界。能思考而领悟变成自己的,是最高境界。但因为读书时,会有各种杂念,或已有经验反而会影响你,空杯心态很重要,有时候,你会不由自主结合自己认知,从心里生起对作者反驳和不认同,或觉得书中的观点偏颇。这种傲慢的心态一旦有了,就很难去吸收别人的思想精华,所以从一本书中能获得多少,有一些随机性,要看当时的心态和造化。有时候,我会隔阵子把之前刷的书再拎出来刷一遍,对照读书笔记,发现侧重点和感受完全不同。一直要保持:“stay hungry,stay foolish”的状态还是蛮难的。
    如果能有机会一定要抓住一切可能,把学到的方法论和实践结合起来,纸上得来终觉浅,要知此事需躬行。老话都告诉你了,我现在缺少的是实践去强化验证修正理论,然后固化成自己的知识。
    这本书名字叫做《腾讯产品法》,作者让人诟病的是,在腾讯有两到三年的工作经验,书里举了几些个腾讯做产品的案例,其实这本书的最大亮点讲的是产品背后的思维能力。估计是为了这本书的大卖,追热点,起了和腾讯相关的名字。一本书能够看出作者的功底和格局,吸引我的反而不是名字,是一种赋予产品能力背后的思维模式的探讨。
    自以为是是产品经理要停止思考的危险信号,不求甚解是一个产品设计者最致命的缺陷。怎么才能避免这两个坑呢?提升看问题角度,其次是看清每个阶段核心问题的本质。如何思考需求的本质,产品的设计实践中,“解决问题,降低成本”才是核心。重要的永远不是工具、答案甚至于方法论,而是设计者到底如何思考问题。
    产品对思考分为三个阶段:
    一阶段:以片面,固化的观点看问题,只看到零散的表象和静止的格局。解决方案呈点状随机分布。站在产品内部看产品,只能忙于应对问题。
    二阶段:以宏观、系统的眼光看问题,能看到产品和产品,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关系和位置。解决方案开始具有系统性特征。
    三阶段:以动态,演进的眼光看问题,能看到时间长河中问题变化的趋势。解决方案能够助推产品顺势成长。
    一、产品思维
    本职思维、相对思维、抽象思维、系统思维、以及演化思维。这些思维没有什么诀窍和速成法则,只能是有这个意识,在具体事情上练习。
    1、本质思维:第一性原理
    就是洞察问题本质的能力。从头算起,只采用最基本的试试作为依据,然后层层推导,得出结论。使用连环追问法是实践第一性原理的最佳方式。
    有个例子:厘清过去设计者的思路和发现新问题的连环追问法:
    (1)他们当时为啥要做那样的设计?
    (2)这种设计基于当时的何种前提条件?
    (3)所有前提条件直至现在都还保持不变,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嘛?
    (4)随着时间和环境变化,有引入新的问题嘛?
    另外:不能类比思维,“拒绝被同类产品设计影响”和“压根不懂同类产品设计”是完全不同的事情。
    最好的办法是时刻保持从源头思考的意识,充分理解过往思路和关键环节,关注旧模式的前提是否发生了变化,是否存在新的优化空间,快速判断是否存在全新的解决方案。第一性原理是一种从问题源头进行思考的意识,好的设计者能够把这种意识纳入所有思考过程。
    2、相对思维:日光和阴影
    日光投射在物体上一样,会在没有被光照的那一面投下阴影,所有的事物进入我们观察视野时,都被预设了主次,被光照亮的部分被看到了,所以是主要的,阴影面就是次要的。
    事实上,物体是完整的,并不以我们的观察意志而发生改变,好像地球不断旋转,太阳就在不同的地方升起一样,所有区域都是平等的,没有主次之分。随着时间的变化,主次和光明阴暗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。为了突出一个东西是明亮的,不一定要不断加强他的亮度,可以把周围的环境调整的更暗一些,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。这就是相对(逆向)思维。不过没有预设的主次,就不会有正向和逆向之分。
    日光和阴影也就对应了我们看问题的角度,关系和时间。随着时间的变化,关系必然发生变化,位置也要随之调整。比如手机QQ就是分析微信的客户群以通用性兼容性为主,不能过度倾斜,定位聚焦年轻化,个性化,趣味化并推出满足与PC侧场景联通需求的全新产品。
    3、抽象思维
    产品人员需要有火眼金睛,也要能随时切换到肉眼模式。在设计专家和白痴级用户视角之间自由切换的能力是必备的。也就是具象和抽象能力。
    具象是关注色彩、交互样式,路径,流畅性,是体验。抽象关注产品骨骼,架构,产品功能之间关系,看格局,架构。
    按照不同的比例看地图,很多相对位置也会合并成一个点。产品也是一样,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合并成一类,随着观察视角的升高,产品的骨骼就会逐步显露出来,因此,抽象的过程实际就是先分类,然后提升视角的过程,是寻找事物间共性的能力。
    SPU\商品\SKU之间的关系。层层细化和聚合抽象的关系。
    运用相对思维,正向逆向的去思考层级时间的关系,如何分解?如何聚合?不同SKU的属性有什么不同?会带来什么机会和引发什么问题?
    好的产品设计就是运用数据有限的基础能力,去实现高满意度功能。比如QQ秀,整套搭配,然后聚合抽象为各种风格化标签,如假日旅途,仲夏之梦。进不惧和不同风格的整套还可以通过内容主题包装,汇在同一个专题中向用户推荐。例如网易云音乐,在内容运营上,也是利用抽象思维,歌单功能:百家笔记网对基础的单曲进行强内容的导向聚合,聚合自由度更高的歌单切中用户情感需求,替代“专辑”方式,不是第一个推出歌单功能的应用,但是第一个以此功能为核心,全面撬动产品,背后有一个极具洞察力的产品运营团队。
    产品的抽象背后都是:柜台 货仓”前台应该考虑:货架的美观,有利于刺激客户购买。后台应该考虑:什么货品应该入库?那些产品可以组合在一起?什么时候该拿出来什么产品?
    4、系统思维
    这个章节看了三遍才懂。智商堪忧啊。其实就是连贯性的看一个产品,把产品当做一个模型,梳理产品中的各种反馈带来的影响变化,是一个循环的系统。反馈能起到抑制或约束的作用,也能起到扩大或者加强的作用。
    例如:微信支付的红包破局。增强型回路系统。系统破局点往往不是一个大而全的方案,而是一个恰到好处的锥子,针对聚焦某一个特定的场景,并且携带“自下而上”的用户价值。
    抑制约束的例子:镜中变色龙
    5、演化思维
    是五种思维的顶端,演化无处不在。
    产品为何脆弱?也就是《反脆弱》的思维的应用,有生命力的产品,随着环境的变化也能随着迭代,调整改变。每次的迭代是在当时环境下寻找最佳存活路径的结果。做产品和买彩票一个思路注定失败。《反脆弱》这本书给了一个答案,在现实世界中充满了不确定,但是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反脆弱系统,这样性质的系统具有强大的韧性,可以从失败中吸取养分,从不确定中获益。例如小米的生态丛林法则。那本《指数型组织》其实也是强调的这个理念。
    产品如何反脆弱?
    因为不能确定100%存活的条件是什么,必须以最小的成本,最大的数量积极试错,酱紫的系统就是类生命特性的系统。两个启示:产品的初始阶段,以最小可行性产品原型以小成本获取大可能。成熟阶段,整体产品体系的稳定性及重点产品架构的稳定性,通过考试整体布局,让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产品承担不同的任务目标,是企业获得更强的稳定性。
    继续往前延伸,如何让一个产品架构有扩展性,符合演化目标?
    答案是极简,极简是演化的基础,极简可以最大限度的兼容变化。
    极简不是越简单越好,而是当前没有什么可以拿掉了。它是设计的最终呈现的结果而非最初抱持的目标,它来自对产品元素的充分、全面的考量,抽象,去芜存菁。
    好框架,在每个阶段提现出来的核心任务就一个。选出最主要任务,聚焦再聚焦。利用产品框架去放大它,完成任务后再收纳起来,有弹性。
    演化思维:微信的设计理念,底部页卡的几乎未改变。产品发展阶段,功能重心不同,元素之间聚合,分离方式也不同。第三个页卡:2.0到3.0为找朋友;4.0变为朋友们,朋友圈首次上线;5.0变为发现,首次推出游戏类应用,聚焦满足娱乐需求。
    特别搞笑的是这本书读书笔记,本来想一篇整理完,再回顾时,顺着自己用笔在本上记下来的东西,对应这本书再看,发现是看了个一知半解,相当于重新理解了一遍,通过强迫自己整理归纳提炼再学习,只能分篇整理了。
    对应实际工作思考,尤其是面对实际的产品问题时现有很多东西是完全没有想清楚的。作者:大白兔JOJO
    重要聲明: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,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,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,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於有關情形下,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(如涉及醫療、法律或投資等問題)。 由於本論壇受到「即時上載留言」運作方式所規限,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,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,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(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),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,如有任何爭議,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。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、誹謗、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,敬請自律。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。

    手機版| 廣告聯繫

    GMT+8, 2024-11-18 01:53 , Processed in 0.024288 second(s), 20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2.5

    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    回頂部